文化
环球财经文化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丨古代阅兵的那些事儿!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

“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

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

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

而在中国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

阅兵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

形式的威武庄严,留下了记忆。

今日书画君就带领大家“穿越”到过去,

看看古代阅兵的那些事儿……

1

最早的阅兵

话说3000多年前,商朝出了一个君主叫帝辛。

人们通常称他为“纣王”

帝辛长得帅,够聪明,会打仗,

但是有一个缺点:

刚愎自用,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不仅如此,他还用炮烙等酷刑杀掉了比干等忠臣,

在上层制造了一批反对势力。

在周朝的西陲有一个小国家叫周国。

文王事后,武王继位。

武王看清了商朝外强中干的本质,想一举推翻。

不过帝辛虽然已失掉人心,军事上的实力还是摆在那,

单是周国一家肯定搞不定。

于是,武王决定搞一次阅兵。

一来检验自己部队的军事状况,

二来测试对诸侯国家的号召力。

于是,武王率军来到黄河南岸的

盂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进行阅兵。

据统计,闻讯后赶到盂津

参加阅兵的大小诸侯多达800家。

“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形势一目了然。

武王心里有底了。

当时,众诸侯劝武王立即出兵朝歌(商朝都城)。

武王和军神姜尚都认为时机还未成熟,

阅兵结束后全军返回了。

周王朝士兵复原像

2

最无奈的阅兵

商周以降,

阅兵渐渐成为一种军事训练制度。

顾炎武称:“五年一阅,汰其羸,登其锐。”

就是说,五年举行一次,

淘汰老弱病残的士兵,补充年轻力壮的新锐。

孔子编撰的《春秋》,

公羊高撰写的《春秋公羊传》,

左丘明撰写的《左传》,

不约而同地记录了发生在鲁桓公六年,

也就是公元前706年的一次阅兵。

他们的记录都很简单,

一句话:“秋八月壬午,大阅。”

实际上的剧情可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鲁桓公是被迫无奈才举行这次阅兵的。

春秋时期,鲁国的地位很尴尬。

一方面,他是周王室的本家,

有资格“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

一方面,他常常受到邻国齐国的欺负,压力很大。

为了抵抗齐国强大的军事压力,

鲁桓公在公元前706年举行了这次阅兵,

显示军民团结,共御外敌的决心。

尽管这次阅兵规模不大,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却不小,

因为三部史书都特别予以记录。

史书记录的原因很狗血,

乃是由于鲁桓公没有按照礼制进行阅兵。

原来,在农耕时代,

一般选择冬季农闲举行阅兵,

而鲁桓公则是在秋季阅兵,违背了礼制。

所以,孔子都看不过了,委婉地进行了批评。

3

最威严的阅兵

进入帝制时代以后,

阅兵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以前五年一次,变成了现在的一年一次。

制度更完善了,规模更庞大了,

参与的领导层次也更高了。

不但将军要阅兵,有时候,连皇帝都会亲自出马,

指挥参加阅兵的军队,“自令进退”。

汉文帝继位后,拜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

驻军细柳,防御匈奴进攻。

一次,文帝亲自来细柳检阅部队。

他发现军容整齐,军令森严。

没有周亚夫的命令,

连武帝本人都不能进入大营。

到了营中,武帝被要求按照军令不得骑马快行。

见了周亚夫,

后者也不按照朝廷礼仪而是以军礼拜见文帝。

如果是其他皇帝,

恐怕会认为周亚夫是在冒犯自己的权威,

文帝可没这么想。

他从细柳营出来后,一路狂赞周亚夫,

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将军。

当然,周亚夫也没辜负文帝的厚望,

在后来率兵平定了“七国之乱”,拯救了汉室江山。

西汉骑兵和步兵形象

4

最大规模的阅兵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秋天,

一次盛大的阅兵活动在骊山脚下举行。

这是我所知道的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

参加阅兵的军队总人数达到了20万。

这又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阅兵。

其他阅兵,多是为了向外界展示自家军事实力;

这次骊山阅兵,却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了

震慑朝廷内外潜在的政治对手,树立自己的威信。

李隆基即位后,

虽然剪除了威胁自己权力的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但宫中仍然有暗流涌动,伺机而动。

李隆基于这一年的10月,

调动20万人马集结于骊山脚下,举行阅兵活动。

这次阅兵声势浩大,旌旗连亘五十余里。

虽然规模庞大,可由于军容不整,

阅兵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

李隆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唐代陌刀阵图

5

最“震惊”的阅兵

明朝历史上,

永乐皇帝朱棣就曾经有过一次震惊世界的“大阅兵”。

永乐十八年,朱棣在北京皇宫接见各国使臣,

诸使臣皆行叩拜礼,

唯独帖木儿国使臣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

坚持行鞠躬礼,朱棣当时却并不在意。

两个月后,各国使团接到通知,

朱棣将在北京周边开始大规模的“狩猎”,

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

永乐十九年三月,

“狩猎”在北京北边的怀来正式开始,

共调军队10万人,

朱棣精心挑选的明朝

“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

相继表演了各种“军事科目”。

史载“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

“列国使节俱惊”,

尤其是明朝“神机营”的火器操练,

展示的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

大规模的“狩猎”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阅兵结束后,

朱棣在土木堡的行营接见了各国使节。

这一次,帖木儿国使臣带头下跪磕头“叩首触地”,

全然不顾“我国无此风俗”。

明朝武士形象

6

最多样化的阅兵

清代宫廷画家金昆等人所绘的《八旗阅阵图》里,

乾隆皇帝南苑大阅兵的盛况

作了形象逼真的记载。

八旗将士各着红黄蓝白等本旗阅兵礼服分阵排列,

号角高扬,军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场面极为壮观,

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场面宏大、

威武雄壮的乾隆阅兵图。

除皇帝亲自阅兵外,

清代还形成了多种阅兵方式,

其中之一就是钦派检阅,

由练兵处、兵部、陆军部奏请皇帝,

钦派知兵大臣数员前往阅兵。

阅兵内容有“军容、军技、军学、军器、

军阵、军律、军垒”各项。

乾隆帝还针对一些大臣

只在帐幕内互相对阅,并不亲赴队伍操演的情况,

规定“八旗合操时,阅兵王、大臣等,

逐次前往监看稽察,如有无故不到者,

同阅之王、大臣指名题参议处。”

八旗阅阵图

古往今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也无论人们的意识形态

和民族传统文化有何差异,

大家对阅兵意义的认识几乎是一样的。

阅兵,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军威和综合国力,

最能积聚军心、民心。

一次成功的阅兵,

实质上是一种成功的政治仪式,

且能实践“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效。

阅兵,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最感荣光、最感振奋、最为神圣的庄严的盛典。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 “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首页 客户端 广告服务 寻求报道

版权所有 © 环球财经网  jingj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