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李太师帖》教科级的分组手法到底高明在哪里?
《米芾行书章法》一课,总有很多思考想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就以米芾《李太师帖》为例,做做这种对比分析,以便巩固米芾章法课上学到的知识。
(宋)米芾《张季明帖》25.8cm×31.3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教科级的字组手法应用
米芾的「李太师帖」真可谓是「字组分析」的教科帖了。那种大小错落、那种粗细对比、那种纵横排列,无不体现出书家高超的审美格调和自然流露的“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撇开米芾用笔的丰富性以及相邻比对原则不谈,光是字组安排的巧妙,就令此帖让人爱不释手,读之心畅然焉。
我们试作如下分析:
「李太师」的「李」首字统领全篇,一个“李”字,以纵势开头,纵(李)横(太)横(师)的奇偶对比手法明显,开篇就是一个字组,且以「纵横横」这样的形式安排出现,用笔的粗细上也基本一致。细心的读者可能也会发现,这三个字有五个横,或长或短,但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它们几乎是平行的。这就是一种取势的选择。
接下来,「收晋」两字是上横下纵,字突然变小,有「突变」之奇效,与上面的「李太师」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又与后面的「贤十四」字组形成正斜对比关系。这里又有一个细节,那就是「收」「晋」两字左边或长或短,或收或放,但两字的右边基本是对齐的。这又是一种布局。
从字组上看,「贤十四」分明又是字组,呈「大小小」的布局关系,与上面「收晋」笔势相比,正好形成一个反差。「贤」字左低右高,结构上横下纵,但整体还是纵势;“十”字像是一个过渡,写得比较中正,带出“四”字的横势,且也是左低右高的安排,与「贤」字形成呼应。此三个字正好又形成了「大小小」或「纵正横」的对比关系。
第二行,「帖武帝」三字又是一组,皆为横势,但“帖”是正横,“武”是斜横,“帝”字一竖又将字拉正,给人一种「正斜正」的感觉。而字形上却是「小大大」的关系,与上一行「贤十四」的「大小小」似有意去构建上下的错落对比,令人拍案叫绝!更有意思的是,此三字,空间距离拉大,舒朗透气,松弛有度,似乎在为下一笔的“紧”预先设下伏笔。
紧接着,「王戎」二字连笔书写,且成纵势,与上面的三字形成明显的「松紧」对比,期间呈现出了松与紧、断与连、快与慢的处理手法,分明让我们感觉到了老米书写时的心情与节奏。
这一行所体现出来的「松紧松」,在最后两字「书若」这里得到了注脚。虽然同样是纵势,但和「王戎」两字的纵势形成了连断关系,正好体现的是「横纵纵」的对比模型。
我们再来看第三行。「篆榴」两字写得比较正,可以划为一组,是明显的一纵一横关系;「谢安」两字又是一组,都是左低右高的形态,字势偏横;「格在」两字为一组,“格”斜“在正。整行三组之间体现出了「正斜正」的对比关系。
写到这里,聪明如你,一定会想到诗词格律里的平仄关系。无论是五言格律诗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还是七言格律诗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其实体现的都是一种节奏,一种韵律。那么老米在书写这样一些手札的时候,是否也采用了诗词格律里的这种平仄节奏关系呢?(真是瞎猜!)
我们接着看第四行。这一行,我们同样可以分为三组来欣赏。「子敬上」一组,明显是「小大小」的形态,字间距比较舒朗;但紧接着,老米笔锋一转,一个「真宜批」一笔书,紧密相连,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真”字的上纵下横(上细下粗)、“宜”字的上横下纵,一直到“批”字的横势,真乃一笔书里有文章,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纵纵横」的对比关系;最后「帖尾」两字,字距很小、笔势很正,使得这一行字的中轴线呈现了「斜斜正」的态势,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行草书的章法布局里似乎有「一字不成行」的成规。但我们在这里却分明看到了米芾的另一种诠释方法。一个“也”字独占一行,不也成了体系吗?
我们知道,书法章法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空间性和时间性的整合及其交叉变化。空间性更多地体现在我们布局谋篇时要考虑的各要素平衡关系;而时间性则主要以「行」为对象的书写节奏展开和上下之间字法所营造的平衡关系处理。
米芾通过分组的处理手法,更多展现的是时间上节奏的变化。这犹如音乐的节奏,亦像诗词的格律,流动的是他血管里的深藏的文化基因。
分组转换有规律吗?
行文至此,笔者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一种分组原则,虽然体现的是一种节奏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吗?
我们随意地挑几张米芾的手札作品,可以发现地却是,每一幅都给人面目全新的感觉,并不雷同。虽然其中有很多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东西,正是《米芾行书章法》专栏8节课里梁春老师提到的各种对比关系,但是我们在米芾的每一幅作品中,看到的却都是有着独特面目的布局谋篇手段。
写了这么多,突然就意识到,其实规律是有的。但这种规律是动态的,难以千篇一律的。这不正是书法这门艺术不仅高深莫测,同时又充满魅力之所在吗?
其实,这种规律隐藏在书法家平日的造化里,深藏在艺术家变中寓常、格调养成、「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流露中。
而对于我们习书者来说,也许只有不断加强艺术修养、总结各种形式的原理规律,大量模仿经典,潜移默化陶醉其中,才能达到这种自然而然却又“不逾矩”的程度吧?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些手法和规律,通过我们仔细的读帖和观察,还是可以应用在我们平时的临帖和创作中的。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