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环球财经文化

明朝浙派三大家——戴进作品欣赏

明 戴进 关山行旅图 立轴绢本 61.8×29.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戴进仿宋院体的典型代表作。其画法师承南宋李唐、马远法派,但用笔疏爽,略带写意笔法,别具风格。近景作一山脚,几株劲松屈曲盘桓,枝叶茂盛。几头毛驴款款走来,情态传神。画家在近景的处理上也和马远的“一角之景”十分相似。远山叠翠,用淡墨写出,近浓远淡,使作品层次富有深度。山顶之树信笔点写,生动自然。整幅作品颇具马远、夏圭遗风,但工细之中见豪放,画面神情气爽,秀逸典雅。

浙派奠基人 戴进

戴进(公元1389—1462),字文进,又字文节,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汉族,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为制作金银首饰工匠,制作出的钗花、人物、花鸟,技艺精湛,很有名气。后改工书画,以卖画为生,年轻时就很有影响。宣德间(公元1426—1435)被推荐进入宫廷画院,官直仁殿待诏,当时画院画家如谢廷循、李在、倪端、石锐等,画技都远逊于戴进,因而遭妒忌排挤。戴进被放归故里后,回到杭州后以卖画为生,终至穷途落泊而死。主要艺术活动和影响是在民间。明朝山水花鸟画首席画师,浙派创始人。

戴进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的一个职业艺术家庭。父亲是位画师,而戴进年轻时,则是一位杰出的金银工匠,他擅长设计各种精巧的人物、花鸟首饰,颇受当时人欢迎。

后来戴进决定脱离工匠卑微的社会地位,而改习绘画,并且随著父亲到当时的首都南京寻求发展。根据记录,他在南京时期为人绘製的肖像技巧纯熟,酷似真貌的写实能力令看过的人都惊讶不已。除了在南京一地作画之外,戴进也为杭州著名的寺观绘製壁画,在报恩寺、华藏寺留下他的画蹟。

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戴进因为画艺扬名钱塘,被一位姓福的太监推荐入宫,从一位地方闻名的职业画家,正式成为北京宫廷御用的画家。现在流传的一些戴进的传奇轶事,几乎都围绕在他的宫廷生活。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戴进的才艺超越皇帝宠爱的宫廷画家谢环,因而遭受妒忌、谗言,导致他被逐出宫廷。虽然这段故事有添加附会的成份,但是从戴进留下来的画作,署款多未提到他担任宫廷画家的职称,可以猜测他在宫廷停留的时间短暂。

戴进离开宫廷之后,仍寓留北京,虽然他一生再也没有得到宫廷或皇上的青睐,但是他的画作在高官权贵之间仍然十分受欢迎。像是尚书王直就对于他的人品和画艺推崇备至,而著名的文臣、同时也是墨竹名家夏昶,与戴进交往密切,两人时常以互赠书画自娱。这时期,戴进的创作大多是与文臣的应酬之作,题材为表现文人雅集、送别、閒居,或祝寿的图画。戴进在北京停留十几年,一直到六十岁左右才返回故乡杭州。

戴进一生的绘画风格,随著旅居地和环境的变动而产生变化。他早期在杭州和南京活动,接触到的几乎都是南宋宫廷遗留下来的绘画传统,山水受到马远、夏珪影响,人物则沿袭李唐、马远或梁楷风格。戴进中年进入宫廷之后,受到画院同僚和皇帝绘画品味的影响,开始尝试创作具有宫廷气息的青绿山水,以及能够展现帝国气象的郭熙山水画风,而这时期绘製的人物画也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或道德训诫的意涵。戴进离开宫廷之后,画风与早期相比,则有明显的变化,因为广泛与文人交往,所以吸收到北宋文人水墨竹石、云山墨戏,以及元代吴镇、盛懋的画风。戴进晚年,笔墨变得更加简洁、快速,充满力量和运动感,这种粗率写意的风格,影响后来的浙派画家,朝向更具有表现性的画风发展。

1462年,戴进过逝杭州,享年75岁。戴进的作品不仅在技巧上,而且在表现力上都优于他同时代的画家,甚至被认为足以与元代的绘画大师并驾,而戴进的影响力也超越绘画的流派,即使是「吴派」的创始者沉周也曾经学习他的画风。无论戴进生前或死后,都享有比任何一位浙派画家更高的名声,明代艺术史家给予他「画圣」和「国朝第一」的荣衔,可以说是推崇备至!

明 戴进 长江万里图 立轴绢本 61.8×29.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春游晚归 绢本 167.9x83.1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本图左下角的前景,画一座庭院,伸出墙外的树枝、路边红色的桃花,都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一名士人正在敲着门,庭院中有个仆人提着灯笼前来应门,显示着春游主人「晚归」的诗意。中景的田野小径上,两个农人扛着锄头回家,远处农舍的空地上,有个农妇正在喂食家禽,人物虽小,显示出画家对细节的用心描写。

这幅画的笔墨多取法自南宋时代的马远、夏圭一派,构图上虽然仍然旧沿袭着南宋院画体系风格,保留了大部分空虚的地方,但是画面比较平板,近景和远山几乎是在同一平面上,比较缺乏景致空间的深度。这也是浙派绘画的共同特色之一。画上并没有作者的落款和印章,但是从画风,再比照其它画作来看,似可推断是戴进在北京时期的作品。综合其它传世作品来看,戴进除了兼法宋、元诸家以外,受到南宋马远、夏珪「院体」一派画风的影响比较深。但是他继承古人传统,而不为成法所拘,能够发展变化,自出新意。这件作品为戴进基于马远、夏圭风格,而更近一步,大胆强调丰富笔墨效果的杰作。绘画技法功力深厚,笔墨灵活而变化多端,奔放中不失法度,严谨中又富有潇洒俊逸的格调,是代表戴进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

戴进 风雨归舟图 绢本浅设色 143x81.8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描绘暴雨降临的瞬间,风雨交加,江面上小舟颠簸摆荡,行人迎风而行的情景。为了捕捉这大自然戏剧性的一刻,戴进运用宽阔的湿笔,快速斜扫过画面,表现大雨滂沱如泼、雨雾翻腾的撼人气势,同时他也画出翻折的树叶、芦苇,和逆风行走的小舟形成一种垂直逆向,加强整幅画的动势。戴进这幅画以自然中的风雨云雾为创作主题,可以追溯到南宋夏珪的传统。不过,和宋代绘画相比,戴进的构图动势更强烈,笔墨也更加奔放纵恣,这件〈风雨归舟轴〉影响了后来的明代宫廷画家,成为他们描绘这类风雨山水图的典範。

明 郑文林(旧传戴进) 春酣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苍松翠壁,杏花点缀其间,士人会饮,醉意醺然,呈现出民间百姓欢乐的氛围。绘山石大斧劈粗细转折多,连皴带染,具有强烈笔势与墨色变化效果;人物衣摺线条劲健洒脱。 本幅无名款,旧籤称此乃开创「浙派」山水风格的戴进(1388-1462)所为。然据画中嶙峋的山石结构和空间景深来看,其可能出自十六世纪浙派画家之手。不过此轴笔墨精良,且为高近三百公分,实为一件具代表性的浙派山水钜作(一说鄭文林作)

戴进 长松五鹿图 绢本设色 纵142.5 横72.4公分 台北故宫藏

这幅画的主题是长松和鹿,长松代表长寿,鹿因与「禄」谐音,带有「福禄」或「俸禄」的意思,所以这张画具有祝寿或是祈福的功能。本画的构图与戴进一般作品不同,垂直的松林、形状像石笋的山峰和围绕的祥云几乎塞满画面全部的空间,让整幅画充满平面装饰的趣味。 这幅画上的笔墨技法也很独特,戴进以长短不齐的横点或线条,交叠在山石轮廓的边缘,表现山石凹凸和林木蓊郁的效果,这种笔法受到元代文人高克恭的影响。虽然画上并无画家签款,但是左上角有明代吴派画家文徵明的题诗,鑑定此画为戴进的真蹟。这幅画的山石以及夹叶树的画法,与戴进另一幅〈画山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近似,笔墨都趋向简快泼辣的风格,可以代表戴进晚年绘画的面貌。

戴进 渭滨垂钓 绢本设色 纵139.6 横75.4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主题「渭滨垂钓」,描绘的是周文王拜访在渭水边隐居垂钓的姜太公,邀请他入朝辅政的故事。画面上,高耸如屏的山峦、随风飘荡的柳树,和环绕河堤周围的岩石,建构了人物活动的舞台,在群树、河堤和山峦之间瀰漫云雾。地上的豹皮、钓具点出主人翁姜太公渔隐的生活,他与周文王两人拱手交谈,站立于画面中央,成为目光的焦点。周文王的侍骑五人,则隐蔽在树丛右侧,耐心地等待着这歷史性时刻的来临。戴进此画承袭南宋李唐、马远的院体风格,画衣纹用笔方折,带有顿挫;画岩石为「斧噼皴」,笔法刚健劲挺,墨法淋漓,反映他早期山水人物画的一种面貌。在明初宫廷,十分流行这种徵召隐士或贤才为朝廷效力的「招贤图」,因此〈渭滨垂钓图〉可能是戴进为宫廷画院製作的一幅作品。

戴进 洞天问道图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涉水返家图(风雪归家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戴进 溪橋策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月夜访友图 1438年作

戴进 画罗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葵石蛱蝶图 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畫山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三顾草庐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雪景山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溪堂诗意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佚名(旧传戴进)抚松观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溪边隐士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戴进 踏雪寻梅图 (美)私人藏

戴进 钟馗夜游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涉水返家图 绢本水墨淡彩 大都会博物馆

戴进 月下泊舟图 美国明德堂

戴进 南屏雅集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海水旭日卷 绢本设色 纵24cm横15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署。钤“文进”印。图绘海上日出的景象,茫茫海水一望无涯,一轮旭日在天边冉冉升起,云蒸霞蔚。整幅画面虽景物简洁,却具气象万千的气势。戴进的籍贯为浙江钱塘,濒临东海,他对海边的景色有真切的感受。此图带有写生的意味,并不强调笔墨的特色。

戴进 归田祝寿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墨松图 纵29厘米 横294.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 达摩六代祖师像 33.8×219.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戴进 灵谷春云图 绢本设色 31.6×124.2厘米(德)柏林东亚美术馆藏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首页 客户端 广告服务 寻求报道

版权所有 © 环球财经网  jingj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