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孔侍中帖》欣赏(高清)
孔侍中帖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旦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
王羲之(321—379,一说303—361,又一说307—365),晋代书家。字逸少,旷之子,导之侄。瑯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早岁从卫夫人学书,后博览前代名家法书,遂改变初学,采择众长,备精诸体。其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王羲之的书法完成了书法史上魏晋时期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书家取法的源泉,被后世尊为“书圣”。《孔侍中帖》为王羲之传世名品,较真切地呈现了王羲之书法的面目,为书法学习之上佳范本。
旦:早,早晨。
因:借……的机会。
此件虽为王羲之行书作品,细察之,犹能感受到王羲之书法由隶入行的特点,如“月”字两个短横皆有向上挑之势,这种写法在简牍中常见,而完全成熟后的行书,如赵孟頫所书“月”字,虽是取法逸少,但是两个短横属于典型的行书写法,笔势向下。
“七”字最后一折笔亦有上挑之势。
孔侍中: 不详何人,或说为孔愉,不确,待考。
信:送信者,信史。
书:书信。
“书”字七处横画无一笔雷同,第三与第四处横画明显上斜,造成了重心不稳现象,而最后两个横画王羲之处理作点,写在口的左下部,把重心拉回,使字具有姿态,耐人品味。
领军:刘涛《中国书法全集》卷十九考证:“‘领军’乃王羲之从弟王洽。他征拜为领军,在穆帝永和九年(353)许。于升平二年(358)卒于领军职任。可以推见,王羲之书写此帖当在永和九年至升平二年之间的四五年间。”此说可从。按:王洽(323——358),字敬和,王导之子。与荀羨“俱有美称”。历官散骑、中书郎、司徒左长史、建武将军、吴郡内史。征拜领军,寻加中书令,固辞不受,卒于官,年仅三十六岁。传见《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附《王洽传》。
后问:迟问。此句表示不知道你生病了,所以我问候迟了,心中感到抱歉。
王羲之书法看似平正,却笔笔出人意料。以“领”字为例,撇作为全字最长的笔画,与第二笔最短的点形成开合对比,左边其他笔画完全包裹其中,右半部分“页”的两竖画一处向左倾斜,另一处竖直,这在视觉上造成了对比。欧阳询的“领”字明显取法王羲之,字法介于《孔侍中帖》与《兰亭序》之间。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