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4日跌超3.4%
环球财经网4月5日消息,全球农产品市场剧烈分化,大豆系品种领跌谷物市场:
2025年4月4日非农夜,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大豆产业链品种遭遇疯狂抛售,玉米期货则逆势走强,凸显全球农业市场在政策与气候双重冲击下的结构性撕裂。
彭博谷物分类指数:
单日重挫1.51%至30.9444点,全周累计下跌1.02%,盘中创30.5286点的三个月新低。
波动幅度达4.2%,为2023年厄尔尼诺现象爆发以来最大单日振幅。
品种分化格局:
玉米独秀:主力合约逆势收涨0.66%至4.605美元/蒲式耳,周涨幅扩大至1.60%,南美干旱天气持续推高产量担忧。
小麦承压:尽管全周微涨0.24%,但单日下跌1.12%至5.30美元,黑海运输通道恢复打压价格。
大豆崩盘:主力合约暴跌3.43%至9.7725美元/蒲式耳,创2024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周累计跌幅达4.43%。
产业链传导效应:
压榨利润坍塌:豆粕期货单日下跌1.46%(周跌3.44%),豆油期货重挫2.89%(但周线意外收涨1.24%),反映生物柴油需求萎缩与饲料需求走弱的双重打击。
跨市场联动:美元指数在非农数据公布后剧烈震荡,单日反弹0.98%至103.072点,加剧南美农产品出口报价紊乱。
驱动因素解析:
政策黑天鹅:
特朗普政府拟对生物柴油掺混政策作出调整,传将削减豆油强制掺混比例至18%,直接冲击年需求逾30亿磅的市场空间。
美国农业部(USDA)意外上调巴西大豆产量预估至1.58亿吨,较上月预测增加300万吨。
资金面异动:
大宗商品基金单日净抛售4.5万手大豆合约,创历史第三大抛售纪录,投机净多头持仓占比骤降至12%。
玉米市场获指数基金逆势加仓,管理资金净多头增加1.2万手至28.6万手。
天气博弈升级:
阿根廷核心农业带降雨量较常年偏少45%,推动玉米价格突破4.60美元关键技术阻力位。
美国中西部突发霜冻预警,冬小麦受损面积预估达120万英亩。
后市焦点:
市场密切关注4月7日发布的USDA月度供需报告,分析师预测美豆库存可能上调至4.15亿蒲式耳。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价格比跌至2.12:1,逼近十年波动区间下沿,套利交易活跃度创历史新高。
技术面显示大豆关键支撑位下移至9.25美元,若跌破恐触发程序化交易主导的螺旋下跌。
这场由政策预期差与气候异常共同驱动的农产品风暴,正在重塑全球农业供应链的价值分配格局。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